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陕西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坚持“四个强化”推动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走深走实

 

2024年,陕西监管局将坚决有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开展转移支付监管的根本遵循,全面落实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等工作要求,持续在强化监管基础、监管手段、监管体系、监管质效上下功夫,推动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取得良好成效。

一、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清单,切实强化监管基础

一是切实完善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建立起党组书记亲自抓、党组成员分管负责、相关处室具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层层压实责任,高站位谋划部署,统筹推进转移支付监管工作。二是全面搭建“四项清单”。针对转移支付涉及司局和部门多、覆盖范围广、资金量大、违规问题多发易发等特点,系统梳理中央对陕西省转移支付资金详细情况,全方位收集业务资料、资金管理制度、监管审计和绩效评价常见问题等,建立了转移支付“审核审批业务清单”“资金使用负面清单”“常见问题清单”“行业归口清单”等4张清单,推进转移支付监管清单化、规范化。三是有效规范日常监管。研究制定《陕西监管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操作规范(试行)》,明确工作职责和岗位设置、监管内容、工作流程、结果应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切实强化常态化监管基础。

二、发挥信息化技术作用,切实强化监管手段

一是层层压实责任。将财政部授权监管的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监控范围,按照资金分类归口管理,将每项资金分配到人到岗,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指定专人牵头负责转移支付监管工作,建立监管台账,定期统计汇总监控情况,督促按要求开展线上监控工作。二是全面开展监控。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直达资金系统等作用,将线上监管融入日常,聚焦“四超、三虚、两无、一违反”等监控重点,通过支出明细核查、数据筛查分析等手段,对于疑点问题及时发送人工预警,通过系统认定、电话沟通、财政问询函等方式,及时认定处理违规问题,5月份以来的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均被国库司评为“综合得分较高”。三是加强沟通督促。强化和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等沟通对接,督促认真落实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要求,及时处理预警数据,认真做好问题确认和整改工作。

三、条块结合、纵横贯通,切实强化监管体系

一是深入开展系统性监管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围绕生态环保、重点民生等领域,选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资金、自然灾害救灾防治体系建设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医疗示范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等,开展全省系统性核查,对增发国债资金和项目实现现场核证全覆盖,服务保障党中央战略部署落实落细。二是深入实施区域性核查坚持线上监控和现场核查相结合,先后对宝鸡等地开展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现场监管,对省本级和延安市、咸阳市开展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专项核查,对区域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全方位体检,出具整体监管报告,促进修订制度规定和管理措施,推动财政管理水平提升。三是深入推进“穿透式”监督。牢固树立“资金、项目、政策、政治”一体贯通的监管理念,以财政资金为抓手,贯穿项目全流程,聚焦立项审批、项目申报、手续办理、开工建设、资金管理使用、项目效益发挥等环节,分析发现各类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促进项目规范实施,发挥转移支付资金效益。

四、注重过程纠偏和问题整改,切实强化监管质效

一是督促日常问题立行立改。对于日常和线上监管发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性质和分类,灵活运用系统跟踪、电话督促、关注函等方式,及时进行过程纠偏,校准纠正预算执行中的违规行为,推动有关单位立行立改,提高整改时效,保障项目按计划实施。对于现场核查时发现的财务、项目管理等问题,现场纠正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切实提高财政监管效能。二是推动典型问题严肃整改和追责问责。创新“发现问题,开展约谈,举一反三,整改规范”的监管思路,对于虚报冒领财政资金等恶劣问题,及时下发处理决定,督促扣回资金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切实严肃财经纪律,树立财会监督权威。对于前期资料不实、建设内容调整、进度较慢等问题的地区,通过通报、约谈相关政府和部门等方式,压实地方整改责任,确保系统性问题全域整改,取得良好效果。三是促进建立长效整改机制。汇总专项行动发现的各类问题,建立问题整改跟踪台账,全面开展发现问题“回头看”,根据《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分类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要求通过收回预算、退回资金、调整账目等方式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做好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