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陕西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构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 护航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提质增效

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作为创新财会监督模式和监督防范的重要举措,是规范预算执行、保障财政安全、推动改革落实的有力抓手。为进一步强化预算支出执行,防范财政资金使用风险,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部陕西监管局积极推进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构建了“预警+监控+整改”三位一体的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体系,对属地中央预算单位的预算资金执行情况进行全流程监控,有力推动了财会监督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提高日常监控预警质效

为提升预算执行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陕西监管局从机制建设入手,优化监管流程。一是建立“集中会诊”机制,定期对预算一体化系统疑点数据集中讨论,针对预警风险较高或屡查屡犯问题,处室负责人带头逐笔示范检查方法、分析思路和处置技巧,利用集体智慧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实现监管人才队伍的梯次培养和良性发展。二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每月28日前,对当月违规问题按照问题类型分类汇总,详细列明违规单位、事由、制度依据、金额等要素,经处室负责人审核后,呈报局领导审批。三是建立违规问题案例库。着力打造“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的长效机制,按照“动态更新、分类管理”原则,将近年发现的预算执行违规问题按类别分类梳理,并挑选典型案例上传至一体化系统案例库,力求实现监管方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根本转变,同时促使监管成效由“个案处理”向“全面系统治理”的深化拓展。

二、拓宽监管辐射范围,对问题线索一核到底

陕西监管局通过做实日常线上监督,加强线下核实查证,强化部门间工作协同,推动预算执行监督全面覆盖。一是针对日常系统预警较少的预算单位,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定期进行预警数据分析,对长期“沉默单位”进行标注,每月抽取低预警或低支付量单位的数据进行人工预警核查,有效填补监管空白,进一步推动预算执行监管工作实现全方位、无遗漏的覆盖。二是结合预算一体化系统日常监控掌握信息,将问题频发的单位或具有行业特点且较为普遍的违规问题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线上通过一体化系统人工预警方式扩大核查范围,线下通过发函督办或派出核查小组方式,不定期开展实地核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双管齐下对被核查单位进行深入了解和重点核查。实施穿透式监管,开展上下游延伸检查资金最终使用情况,确保问题查深查透。三是创新工作方式,结合预算执行常态化监控,联合省级二级预算单位财务、纪检等部门对本级及下属单位进行联合监管,通过压实“过紧日子”“厉行节约”专项行动,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加大监管的覆盖面和震慑力。

三、落实全链条整改机制,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陕西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依法依规、分类处理违规问题,确保整改到位。一是对于一般性程序违规,及时约谈提醒,确保限期整改。二是对于情节较严重或屡查屡犯的违规问题,采用通报批评、建议扣减预算等惩戒措施,形成有效震慑。三是对于重大违规或涉嫌违法问题,坚决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在监管过程中,确保每个违规问题都有记录、有处置、有整改。同时,为充分发挥违规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选取典型案例,不定期编发《中央驻陕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监控通报》,推动各预算单位举一反三、自查自纠,从“被动整改”向“主动规范”转变。通过构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结果运用”的闭环监管,确保监管发现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推动常态化监督走深走实、提质增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30日